首页 > 芋头> 槟榔芋
槟榔芋
时间:2023-08-29 13:53:00 来源:说植物
槟榔芋属于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。植株高110-150厘米;叶族直立;叶片阔卵形,先端较尖,叶基心形,深绿色,叶片中央与叶柄相连部位及叶脉紫红色;叶柄绿色。球茎长椭圆形,深褐色,肉白色;母芋大,子芋长卵形。花期7-9月。槟椰芋形似椭圆,外皮粗糙,内呈槟榔纹,故名“槟榔芋”
地区分布
槟榔芋原产于中国南方和印度等炎热潮湿的沼泽地带,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、广西、台湾及福建。
生长习性
槟榔芋喜高温,13~15℃球茎开始发芽,以20℃:左右为发芽的适宜温度,适宜生长温度为25~35℃,球茎发育则以28~30℃为宜,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块茎膨大。
槟榔芋性喜潮湿,不耐旱。整个生长期需大量水分,但在育苗期、发棵期和母芋成熟期最忌积水。
槟榔芋较耐阴,甚至在较长时间荫蔽散射光下,也能生长良好。长日照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,短日照有利于球茎形成。槟榔芋生长喜土质疏松、土层深厚、通气性好、有机质丰富、PH值5.5~6.5微酸性沙质壤土。
养分需求以氮最多,其次是磷和钾,还需要钙、硫、铁、镁等其他微量元素,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和优良品质。
繁殖方法
繁殖方法槟榔芋是以地下茎的子芋为种进行繁衍接代的,属无性繁殖。
栽培方法
1.栽培季节
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栽培特点,华南区包括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、台湾等省、自治区,从12月至翌年2月定植,9月以后随时上市;华中区包括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浙江、四川及江苏、安徽南部,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,秋末冬初霜降到来之前收获,也可通过培土等防护措施就地安全越冬,一直收获至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;华北区包括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的长城以南地区及江苏、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,4月中下旬定植,9月下旬至10月均可收获。
芋的生长期较长,应适当早播,延长生长期。由于芋不耐霜冻,所以播种期应以出苗后不受霜冻为前提,保护地栽培可提早15~20天播种;露地栽培时,各地最迟的播种期最好不要迟于适宜播种期后的1个月。
2.种苗准备
(1)种芋选择。种芋从无病健壮母株中选择大小适度,个体重40~50克,顶芽粗壮的子芋作种,每亩需种芋约50千克。种芋在播种前一般要晒2~3天,促进发芽。
(2)育苗。槟榔芋可直播,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20~30天催芽或育苗移栽。加温苗床、保温苗床或向阳背风且排水良好的露地盖以塑料薄膜,保持20~25℃的温度及适当的湿度,即可用来催芽或育苗。苗床底土应压实。苗床上铺土厚度以能播稳种芋为度。种芋排放的密度以10厘米左右见方为宜。再用堆肥或细土盖没种芋,然后喷水,保持种层湿润,盖上塑料薄膜即可,气温较低的地区,可加盖小拱棚。晴好天气白天揭膜通风,夜间盖严。随时注意床内温度,谨防床内温度过高引起烧苗。
3.整地定植或播种
槟榔芋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,但宜选择土层深厚、排灌方便、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种植。槟榔芋忌连作,故应实行2~3年以上的轮作。槟榔芋是高产高肥作物,施足有机肥作基肥是槟榔芋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。一般在耕种前每亩施腐熟的堆肥或厩肥2000~2500千克,另施过磷酸钙30~40千克、硫酸钾20~30千克,深耕30厘米以上。定植前1周左右再耕1次,耙平后,每100厘米开1浅沟,在沟中放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,然后作成宽100厘米、高30厘米的垄畦,再在此垄畦上每隔55厘米距离打1穴,穴深15厘米。每亩种植1200株。
育苗移栽时,芽长4厘米以上时及时定植。采用直播时,将种芋按规定的株距播于预先挖好的穴内,顶芽向上,然后覆土。为提早收获,可采用地膜覆盖,并比直播提早15~20天栽植。
4.田间管理
苗期施少量稀薄肥料。以后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逐渐加快,结合培土追肥3~4次。第1次,在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,进行深中耕,每亩施尿素20千克。当株高为50厘米、具有3~4片叶时,进行第2次中耕,每亩施饼肥50千克、复合肥25千克。封行前进行第3次追肥,每亩施复合肥25千克,并加施钾肥。7月底以前追肥必须施完,生长后期应控制肥水。
防水抗旱是槟榔芋生产的重要措施。槟榔芋生长习性,既怕水,又要求有充足的水分;但土壤长期过湿或田间积水,根系生长受阻,地上部植株发黄,停止生长。同时槟榔芋叶片宽大,消耗水分多。所以每年在春夏之交,雨水连绵或夏秋之间大暴雨时,要及时清沟排水,不使田间积水。同时每年伏旱秋旱发生时要经常进行沟灌,保持土壤湿润。
培土能抑制顶芽抽生,使芋充分肥大,并发生大量不定根,增进抗旱能力,也可调节温湿度。一般6月份地上部迅速生长,母芋迅速膨大,子芋开始形成时开始培土。一般培土3次左右,每隔20天左右培土1次,结合中耕除草追肥进行,培土厚度逐步增加,最后一次可培高土,厚度可达15~20厘米左右。每次培土应四周均匀。
病虫害防治
槟榔芋主要病害有软腐病、疫病等,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、芋单线天蛾等。对槟榔芋病虫害防治,应以农业防治为主,主要措施为选用耐病品种,实行2~3年的轮作,深翻芋田消灭越冬蛹,摘除病虫害叶片;其次是药物防治。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,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。芋疫病可用25%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。芋软腐病可用敌克松500倍液、可杀得1000倍液淋根。斜纹夜蛾可用敌百虫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。
营养价值
1、养胃:食用槟榔芋可以起到养胃的效果,对于胃寒的患者,食用后可以暖胃。
2、补肾:槟榔芋对于肾虚引起的热症有很好的缓解效果,例如腰酸、燥热、盗汗、虚汗、头晕、耳鸣等症状。
3、健脾:槟榔芋具有健脾的作用,适用于脾气虚弱、运动无力所导致的脘腹胀满、大便溏泄、食欲不振、肢倦乏力等症状。
4、美容乌发:槟榔芋为碱性食品,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,协调人体的酸碱平衡,达到美容养颜、乌黑头发的效果,还可以防治胃酸过多。
5、补中益气:槟榔芋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,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,同时能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,可补中益气。
相关推荐

-
永康舜芋
永康市土壤主要有黄壤、红壤、潮土和水稻土。质地以砂壤土及中壤土为主,酸碱度以微酸性和酸性为主,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,大部分土壤中钾、硼含量较低,适宜舜芋生长。永康舜芋呈圆筒形,子芋个大,单个重100-150克;芽粉红色,皮薄形美、叶痕清晰;肉色洁白,肉质细腻、口感鲜糯、回味甘香、品质独特。
2023-08-29 -
王桥花果芋
王桥花果芋因芋头顶部有数圈粉红色的花芽而得名,整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,顶部稍大,顶芽粉红色,表皮浅黄色,被多轮褐色棕毛,芋肉乳白色,易煮易熟,口感细嫩糯滑,香润可口。因其喜阴凉,进入农历七月,芋农们基本是用当地的山泉水灌溉,整个生长期不用农药,是天然无公害食品。
2023-08-29 -
石铭芋
石铭芋产于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——海拔1119米的良岗山脚下。这里地下矿泉水潺潺涌出,水质甘醇,常年不断,土层深厚、富含矿物质,所产出的槟榔芋表皮呈紫红色,肉质细嫩、松酥可口、芳香气浓、风味独特。
2023-08-29 -
杨林沟芋头
汉川市为汉江冲积平原,耕地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主,地势平坦,平均海拔30米,杨林沟芋头种植地域范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日均气温16.4℃,无霜期272天,年降水量1239毫米,适宜芋头生长。杨林沟芋头叶片深绿色,茎杆紫褐色,球茎卵圆形,株高50-90厘米。
2023-08-29 -
登龙粉芋
登龙粉芋属天南星科,多年生块茎植物。株高100厘米左右,叶片碧绿,叶柄红色。根系发达较粗,芋子呈莲花状生长在母芋周围,母芋单个较小,芋子较多,芋子稍小,大小均匀,偏圆形。芋芽红色,表面润泽光亮,具有红白相间花纹。内质白而细嫩,口感润滑、细腻。
2023-08-29 -
建昌红香芋
建昌红香芋,俗称“芋头”、“芋艿”,天南星科,又叫魁芋、原为野生芋,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,在金坛市建昌的种植已有四百多年历史,在建昌的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,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,逐渐形成集色、香、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,因其微露红皮,口味香甜,而称为“红香芋”。
2023-08-29 -
白庙芋头
白庙芋头种植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。史书记载,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山东地区建立“九卫十八所”,鳌山卫便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产生。建立兵营后,从南方迁移过来的官兵家属将芋头种苗带到了山东,并在鳌山卫周边进行大面积种植。
2023-08-29 -
张溪香芋
张溪香芋产于乐昌市,以张溪村所种植的香芋最具有代表性,因此而得名,张溪已有400多年香芋种植历史。张溪香芋个头大、体形长、皮薄、纤维少,熟后全身粉细松软、香味浓、肉质粉、口感好。
2023-08-29 -
莱阳芋头
莱阳芋头又名莱阳孤芋,属多籽芋、毛芋。芋头由南方传入莱阳,有很久的栽培历史。莱阳芋头平均每亩3500到4000千克,创中国北方地区最高纪录。莱阳气候温和,光照充足,所以特别适宜芋头生长,加上五龙河流域土壤中有大量腐植质,因此莱阳芋头皮薄,淀粉多,糖粉多,品质好。
2023-08-29 -
靖江香沙芋
靖江市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湿润,雨量充沛,具有明显的海洋性、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。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14.6小时,平均气温15.3℃,15厘米以内土层平均地温16.7℃,平均降雨量1062.2毫米。在“靖江香沙芋”生长期间,雨量充沛,5、6、7三个月雨量日照平均温差大,利于靖江香沙芋特色的形成和保持。靖江香沙芋的母芋近圆球形,子芋、孙芋椭圆形至卵圆形,表皮光滑深褐色,肉质乳白色。
2023-08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