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菌类> 鹿茸菇
鹿茸菇
时间:2023-09-01 15:17:00 来源:说植物
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,学名珊瑚菌,子实体直立,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,肉质,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,状如扫帚或珊瑚,又像幼小的鹿角,故名。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。经烹调后,脆松适度,味道可口,如配上猪、鸡肉共炒,则食味更加鲜美,胜过鸡、鸭、鱼、肉单作的荤菜。山区适于鹿茸菇生长。可炖茸芝补肾养肝汤,有护肝解毒、补肾益精、强筋骨、抗衰老的功能。
地区分布
野生鹿茸菇产地在西藏,现在是伏牛山地区非常出名的土特产,主要产地是河南的“西峡”县。此外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也有产,也是较出名的,在建国前,卢氏鹿茸菇以产量多,质量好,在全国非常出名。现在鹿茸菇很多地区都有人工种植,如江苏、云南、福建、广东等。
生长习性
鹿茸菇生长在樟树或樟科植物的树干上,其菌盖呈扇形或肾形,表面呈暗褐色或红褐色,肉质软而脆。鹿茸菇的菌丝体呈白色或浅黄色,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。
繁殖方法
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和嫁接两种方式。
栽培方法
1、培养基调制采用杉木屑和玉米芯培养基材,如果木屑难以找到的话,就可以用杨树木屑取代杉木屑,然后培养基营养源,一般建议使用麸皮、玉米糠、增收剂进行合理搭配,为栽培鹿茸菇做好准备,可以缩短生长周期,提高产量。
2、回流空气的污染控制放冷过程因栽培瓶倒吸室内含杂菌的冷空气,而导致已杀菌的培养基被再次污染,称作回流污染或吸入污染,应防止发生。所以要注意出锅温度保持在80℃以上,并安装除尘过滤装置,采用喷洒消毒方式消毒。
3、初期培养管理培养开始至菌丝蔓延结束为40~50天,这个时候要控制室内温度在20~23℃,合理的控制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,为了防止有害菌混入,需要在菌种接种是减少空隙,接种后10天内须防止强风,在室温下进行驯化处理后再使用。
4、催蕾及出菇管理鹿茸菇比较适宜的出菇温度为14~22℃,然后搔菌倒立出芽,出芽管理温度在16~18℃,合理的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,培养12天之后,一个月后进行采收。采收前5天,尽量不要加大湿,采收前3天,尽量不加湿,采收的湿度很重要,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鹿茸菇的品质。
病虫害防治
1、利用各种病害彻底杀灭菇棚;在真菌生长和出菇期间,每隔5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。在生产中,白冰地特拉克和蘑菇沙冰灵可以交替使用。
2、已被污染的菇棚,打开所有通风口和进出口,加强通风;同时,把所有的病都喷的无影无踪,然后对污染的菌包进行处理。
3、斑点污染:要注射100倍的小木王溶液才能杀死。如果杂菌的孢子系统是从基料上萌发出来的,要把浓度提高到50倍左右,将针尖深深插入,使药液由内向外渗出,杀灭效果可达100%。注意针的进针点要在污斑上方,斜插注射后污斑要紧贴地面。
营养价值
1、预防高血压:鹿茸菇能预防高血压,因为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芦丁和天然抗氧化成分,被人体吸收后能调节血压,经常食用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。
2、提高抗过敏能力:鹿茸菇含有活性成分,能降低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。经常吃鹿茸菇,能让身体抗过敏能力提高。对于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气管炎的患者,在食用鹿茸菇以后症状能减轻。
3、提高心功能:鹿茸菇是一种能强心的健康食材,不但能营养心肌,还能扩张血管、促进血液循环。
相关推荐

-
金顶侧耳
金顶侧耳(学名: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)是侧耳科、侧耳属真菌。子实体一般中等大。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,光滑,漏斗形,边缘内卷,直径3-10厘米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密,延生,不等长。菌柄偏生,白色,内实,长2-10厘米,粗0.5-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连。
2023-09-01 -
白灵菇
白灵菇(Pleurotus Nebrodensis)属于真菌门(Enmycophyta)、担子菌纲(Basidiomycetes)、伞菌目(Agaricales)、侧耳科(Pleurotaceae)、侧耳属(Pleurotus),又名阿魏蘑、阿魏菇、阿魏蘑菇、白阿魏蘑、阿魏侧耳,白灵菇为掌状阿魏菇的商品名,以其形状近似灵芝,全身为纯白色故称白灵菇,它是一种野生名贵食(药)用菌。
2023-09-01 -
老人头菌
老人头菌:又名仙人头,老人头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,松杉木、油杉等针叶林中阴湿疏松的地上,稀有阳光照射且有落叶覆盖的缓坡上更为常见。老人头菌肉质细腻糯滑,富有弹性且滋味鲜美,可与鲍鱼媲美,故被誉为“植物鲍鱼”。
2023-09-01 -
灵芝
灵芝,中药名。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(Leyss.ex Fr.)Karst.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,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。具有补气安神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宁,失眠,惊悸,咳喘痰多,虚劳证等。
2023-09-01 -
皱环球盖菇
皱环球盖菇(学名: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.ex Murrill)是球盖菇科、球盖菇属真菌。菌盖直径可达15厘米,扁半球形至扁平,或凸镜形,湿时稍黏,盖缘光滑或覆丛毛状鳞片,附着较多的菌幕残片;菌肉厚,白色;菌褶密,不等长,弯生,脆质;菌柄幼时柄基膨大,成熟后多等粗,纤维质,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,中部、基部黄褐色。
2023-09-01 -
大杯蕈
大杯蕈(英文:Big Clitocybe),又名大杯伞、大漏斗菌;俗名猪肚菇、笋菇(福建)、红银盘(山西)。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,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,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。因其风味独特,有似竹笋般的清脆,猪肚般的滑腻,因而被称之为“笋菇”和“猪肚菇”。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驯化栽培成功。
2023-09-01 -
灰树花
灰树花,俗称“舞菇”,是食、药兼用蕈菌,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。子实体肉质,柄短呈珊瑚状分枝,重叠成丛,其外观,婀娜多姿、层叠似菊;其气味、清香四溢,沁人心脾;其肉质脆嫩爽口,百吃不厌。其营养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。近年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,风行日本、新加坡等市场。
2023-09-01 -
鹿茸菇
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,学名珊瑚菌,子实体直立,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,肉质,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,状如扫帚或珊瑚,又像幼小的鹿角,故名。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。经烹调后,脆松适度,味道可口,如配上猪、鸡肉共炒,则食味更加鲜美,胜过鸡、鸭、鱼、肉单作的荤菜。山区适于鹿茸菇生长。可炖茸芝补肾养肝汤,有护肝解毒、补肾益精、强筋骨、抗衰老的功能。
2023-09-01 -
秀珍菇
秀珍菇(Pleurotus geesteranus)又名袖珍菇、环柄侧耳、黄白侧耳、环柄斗菇、姬平菇和小平菇。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是因为其较小,柄有5~6厘米,盖直径小于3厘米。秀珍菇其实是凤尾菇的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名称,是凤尾菇的未成熟子实体。
2023-09-01 -
粉褶侧耳
粉褶侧耳又称红平菇,侧耳科。子实体小至中等大。菌盖直径2~10cm,扇形或近扇形,带粉红色,后退为白色,表面光滑,干燥。夏秋季于阔叶树腐木上丛生。分布于海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吉林等地。可食用。能够人工栽培,属高温型栽培种。
2023-09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