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网 植物大全 养花知识 多肉植物 植物百科 花卉图库 农林牧渔 农业大全
鳖
甲鱼

鳖是龟鳖目鳖科鳖属的爬行动物,俗称甲鱼、团鱼、水鱼、王八。鳖的外形呈椭圆,比龟更扁平;头前端瘦削;眼小,瞳孔圆形;鼻孔位于吻突前端;吻长,形成肉质吻突;四肢较扁,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,无角质盾片;颈基两侧和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;腹部有7块胼胝体;体色为橄榄绿色;雌鳖尾比雄性短。据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鳖行蹩蹙,故谓之鳖。”

类目

形态特征

龟鳖目鳖科鳖属的爬行动物,俗称甲鱼、团鱼、水鱼、王八。鳖的外形呈椭圆,比龟更扁平;头前端瘦削;眼小,瞳孔圆形;鼻孔位于吻突前端;吻长,形成肉质吻突;四肢较扁,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,无角质盾片;颈基两侧和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;腹部有7块胼胝体;体色为橄榄绿色;雌鳖尾较短,不能自然伸出裙边,体形较厚。雄鳖尾长,尾基粗,能自然伸出裙边,体形较薄。 成体背盘长192.0-345.0毫米,宽138.8-256.0毫米。头中等大,前端瘦削。吻长,形成肉质吻突,鼻孔位于吻突端。眼小,瞳孔圆形。吻突长于或等于眼间距,等于或略短于眼径。耳孔不显。两颚有肉质唇及宽厚的唇褶,唇褶分别朝上下翻褶。颈长,颈背有横行皱褶而无显著瘰粒。 背盘卵圆形,后缘圆,其上无角质盾片,而被覆柔软的革质皮肤。背盘前缘向后翻褶,光滑而有断痕,呈一列扁平疣状。正对颈项中线,骈列二枚平瘰粒。背盘中央有棱脊,脊侧略凹,呈浅沟状。盘面有小瘰粒组成的纵棱,每侧7-10余条,近脊部略与体轴平行,近外侧者呈弧形,与盘缘走向一致。骨质背板后的软甲部分有大而扁平的棘状疣,疣之末端尖出,游离。 腹甲平坦光滑,有7块胼胝体,分别在上腹板、内腹板、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。腹甲后叶短小。 第五指、趾外侧缘膜发达,向上伸展至肘、膝部,形成一侧游离的肤褶。其宽可达10毫米。前臂前缘有4条横向扩大的扁长条角质肤褶,宽约10-22毫米,排列略呈品字形。胫跗后缘亦有一横向扩大的角质肤褶。指、趾均具3爪,满蹼。 体背青灰色、黄橄榄色或橄榄色。腹乳白色或灰白色,有灰黑色排列规则的斑块。幼体裙边有黑色具浅色镶边的圆斑,腹部有对称的淡灰色斑点。颚与头侧有青白间杂的虫样饰纹。 幼体背部隆起较高,脊棱明显。

分布范围

原产于中国、朝鲜、俄罗斯(远东)、日本、越南、东帝汶、菲律宾(班乃岛)。在中国除宁夏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外,其余各省(市、区)均有分布。韩国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美国、波斯尼亚、黑塞哥维那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等地有引种。

栽培技术

1、池塘选择。选择靠近水源、水质良好、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。池塘面积不宜过大,一般2-3亩为宜。池底铺设有一定坡度的泥土,方便鳖爬行和觅食。 2、种苗选择。选择健康无病、体型完整、活动力强的鳖种。对于初次养殖的人来说,最好选择正规养殖场引进种苗,以保证品质和成活率。 3、饲料管理。鳖是肉食性动物,需要投喂高质量的饲料。根据鳖的生长阶段和市场需求,选择全价配合饲料或新鲜动物饲料。投喂时要做到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,切勿随意更改。

主要价值

1、营养价值:富含动物胶、角蛋白、铜、维生素D等营养素。 2、药用价值:可预防贫血、养颜护肤、补虚壮阳等。 3、经济价值: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用途很广的滋补品和中药材。

生长习性

鳖喜阳怕风、喜静怕惊、喜洁怕脏、喜挖穴与攀爬。鳖食性广而杂,以动物性食物为主,也食腐败的植物及较嫩的水草等植物性食物,具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,属变温动物,摄食和生长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动。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冬眠期,潜于水底泥沙中。在中国河北白洋淀,鳖于10月下旬水温为6-8℃时开始冬眠,单独或群集一处,入泥7.5厘米左右,多在滋生马来眼子菜、蓖齿眼子菜及红心菜的地方。四月间水温达13-15℃时,解除冬眠。 春天在水温18℃左右,鳖于上午10时许常爬上岸静伏于地,头足伸开,“晒盖”。在饲料充足、管理良好的条件下,刚出壳的小鳖甲长2.87厘米,重3.37克。至年底甲长3.63厘米,重6.75克。第二年底甲长8.42厘米,重93.7克。第三年甲长12.1厘米,重225克。第四年底甲长16.66厘米,重450克。性成熟为5-6龄。作为种鳖,最好为14龄以上,尤以重2-5千克者为佳。在中国华南地区性成熟可更早,为3-4龄。华中地区4-5龄。 在27-28℃的气温条件下,生长速度最快。气温在18℃时,就少进食,或基本停食。气温低于15℃时,鳖就完全停止进食,钻入泥中冬眠。夏季当气温超过33℃时,鳖也出现少食或停食的现象,这时鳖昼夜栖于岸上,很少到水中活动。在河南,鳖每年11月进入冬眠,第二年四月开始活动。

功效作用

鳖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,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带来多种益处。首先,鳖肉具有滋阴补肾、益气强身的功效,对于肾阴虚引起的盗汗、遗精、腰膝酸软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其次,鳖肉还具有养血补心、养阴润燥的功效,可以改善干咳、失眠、心悸等症状,对于女性月经不调、贫血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。此外,鳖肉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,可以改善皮肤质地和弹性,延缓衰老。同时,鳖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,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
营养成分

鳖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如维生素A、维生素E、钙、磷、铁等。这些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都有重要作用。

病虫防治

防敌害生物:在成鳖养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防范,预防鸟、水蛇、老鼠等敌害生物的侵害。鸟害可以在鳖塘边燃放鞭炮驱赶,但是注意这种办法也会惊吓到鳖,可以用竹桩拉一些反光驱鸟带驱鸟。对于水蛇和老鼠,可以在鳖塘边上泼洒一些硫磺,其味可以驱赶水蛇和老鼠。同时,要经常检查进、排水口的过滤网,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让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鳖塘。 防治鳖病的方针是∶全面预防,积极治疗,防重于治。以生态预防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,混养草鱼和鳙鱼调节水质。适时用氨基酸碘消毒池水、食台和投饵工具;适时加、换池水,保持鳖塘水质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;不投喂腐败变质饵料;一旦发现病鳖,马上隔离,并查明病因及时采取措施。7-8月高温季节是甲鱼发病的高峰期,做好这一阶段的防范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,一定要科学、合理投喂,将鳖鱼的日投喂量控制在平常日投喂量的80%左右,这样可以减轻鳖鱼肝脏的负担,有利于鳖鱼的健康生长,反之,会造成鳖在高温季节产生厌食,或因摄食过饱造成肝脏超负荷而发病。为此,在高温季节要适时投喂双黄连5-7毫升+保肝宁2-5克/千克拌料投喂,越冬前半个月也要进行一次,促进鳖鱼安全越冬。

钢板如何除锈

  钢板在暴露于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时,表面容易形成铁锈。这种氧化现象不仅影响钢板的外观,还会削弱其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。因此,及时有效地去除钢板上的铁锈很重要。下面,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钢板除锈方法。

钢板如何除锈

饼肥的使用方法

  饼肥,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,以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改良土壤结构的能力,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它主要由各种油料作物种子榨油后的残渣制成,富含氮、磷、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。正确地使用饼肥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,还能改善土壤质量,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。下面,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饼肥的使用方法。

饼肥的使用方法

马的养殖方法

  在古代,马是战争、运输和农业的重要工具。如今,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和机械化的时代,但马仍然是许多人的宠物、运动伙伴和情感寄托。如果你对马养殖感兴趣,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马的养殖方法。

马的养殖方法

马水泡性口炎

  水疱性口炎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,影响马、牛和猪。它也很少影响绵羊、山羊和美洲驼。这种病毒可以传播给人类,并可能导致流感样疾病。水疱性口炎在美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。历史上,该国所有地区都发生过爆发,但在加利福尼亚州、西南部各州和科罗拉多州最为常见。感染往往是季节性的,通常在5月至10月。水疱性口炎病毒在南美洲、中美洲和墨西哥部分地区很普遍,但在西半球以外的地区还没有自然发现。

马水泡性口炎

马的兔热病

  兔热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,影响人类和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和家畜。它是由兔肠球菌产生的血液中的毒素引起的。细菌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数周或数月。兔热病可感染人类,并可通过气溶胶、直接接触、摄入或蜱和鹿蝇传播。

马的兔热病

马结核病

  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传染病,在美国很少见,但被认为是一种重新出现的传染病。马的大多数感染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,很可能是通过与受感染的牛密切接触而获得的。这种疾病几乎影响所有种类的脊椎动物,在采取控制措施之前,它是人类和家畜的一种重要疾病。不同物种的体征和病变通常相似。

马结核病

马旋毛虫病

  旋毛虫病是一种可传播给人的寄生虫病。它是由旋毛虫线虫引起的,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。其他旋毛虫物种在更有限的地理区域内致病。当人们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感染肉类时,通常是猪肉或熊,就会感染,尽管其他动物的肉类也与此有关。自然感染发生在野生食肉动物身上,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很容易感染。旋毛虫偶尔在马身上发现。

马旋毛虫病

马破伤风

破伤风是一种毒性反应,是一种阻断抑制性神经信号传递到肌肉的特定毒素。这会导致严重的肌肉收缩和对刺激的过度反应,而没有放松阶段。这种毒素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。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很敏感,但马和人类似乎是所有物种中最敏感的。尽管破伤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,但在一些地区,如美国落基山北部,土壤中很少发现这种生物,破伤风几乎不为人知。

马破伤风

家禽败血症

败血症或败血症是一种全身疾病,细菌在血液中循环。它最常见于4周以下的非常年幼的小马驹。细菌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各种器官,如肺、肠、眼睛、中枢神经系统、骨骼和关节,导致跛行和关节肿胀。这种情况意味着来自单一或多种来源的广泛全身感染。在化粪池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(E.coli)。

家禽败血症

马诺卡氏菌病

  诺卡氏菌病是一种由诺卡氏杆菌属细菌引起的慢性非接触性疾病。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、腐烂的植被、堆肥和其他环境来源中。它们通过伤口污染或吸入进入体内。该属的物种分布在温带地区,以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在马中,诺卡氏菌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,通常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,如阿拉伯小马的垂体中间部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。

马诺卡氏菌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