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网 植物大全 养花知识 多肉植物 植物百科 花卉图库

首页 > 问答>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

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

时间:2025-04-17 08:47:00 来源:说植物

  乙草胺是一种应用于农业中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,主要用于控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。它通过抑制杂草幼苗的生长来保护作物免受杂草侵害。下面,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乙草胺的使用范围。

多菌灵.jpg

 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范围

  1、适用作物

  乙草胺适用范围广泛,适用于大豆、玉米、花生、油菜、甘蔗、棉花、马铃薯、各类蔬菜、柑橘、葡萄、果园等旱田作物以及部分水田作物。具体来说,包括白菜、萝卜、甘蓝、花椰菜、番茄、辣椒、茄子、芹菜、胡萝卜、莴苣、茼蒿菜、豆科蔬菜等。此外,还可以在果园及其他豆科、十字花科、茄科、菊科和伞形科作物上使用。

  2、防治对象

  乙草胺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、狗尾草、牛筋草等有特效,对部分小粒阔叶草也有一定防效,如藜科、苋科、蓼科、鸭跖草、牛繁缕、莬丝子等阔叶杂草,但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。需要注意的是,乙草胺对多年生杂草无效。

  乙草胺的特点

  1、作用机理多样

  乙草胺主要通过干扰核酸代谢,抑制长链脂肪酸及蛋白质合成,使杂草幼芽萎缩、幼根停止生长。当药剂进入杂草体内后,在植物体转化为相应酸类,对植物根系和叶片都有良好吸收作用。这种转化后的酸类具有高度选择性,只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,而对动物和人类相对安全。

  2、具有传导性

  乙草胺的幼芽、种子和根可吸收传导,但吸收量少且传导速度慢。杂草出苗后主要靠根系吸收向上传导,禾本科等单子叶植物主要是芽吸收,双子叶植物主要通过下胚轴,其次是幼芽吸收,所以幼芽区是禾本科植物对乙草胺最敏感部分,而双子叶植物则是幼根最敏感。

  3、对后茬安全

  乙草胺持效期约1.5个月,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降解,对后茬作物无影响。

  4、敏感作物

  乙草胺对麦类、谷子、高粱、黄瓜、菠菜等作物有药害,不宜使用。同时,乙草胺对葫芦科作物敏感,在西瓜、黄瓜、甜瓜种子出土前或苗期使用极易产生药害,严重的会造成绝收,甚至死亡。乙草胺除草剂在番茄、白菜、甘蓝、花椰菜、萝卜、辣椒、茄子和莴苣等蔬菜田上使用时,每亩用量应限制在50-75毫升,否则容易产生药害。乙草胺在西瓜、草莓、莴苣上绝对不能使用,除了因为它极易对这三种作物产生药害外,还极易使这些作物死亡。乙草胺在很多作物上都不推荐使用,除非其在某种作物使用上取得登记,前提还是使用时不能有积水,否则也容易产生药害。比如禾耐斯,它是90%的乙草胺,在油菜、棉花使用上都有登记,但如果有积水,那么油菜、棉花也会发生药害或死亡。

  乙草胺的使用方法

  不同地区、不同作物的用药量和兑水比例有所不同。一般亩用药量为50-70克,兑水40-60公斤,充分搅拌后,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。若进行地膜覆盖,则要在压膜前施药。例如,盐山县人民政府发布的芽前除草剂乙草胺知识大全中提到,一般亩用药量为50-70克,兑水40-60公斤,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,地膜覆盖要在压膜前施药。

  同时,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,用药量和兑水比例也会有所调整。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、砂质土、低洼地及墒情好的条件下用低剂量;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、质地黏重、岗地及干具条件下用高剂量。土壤有机质含量6%以上时,每亩使用50%乙草胺200-270毫升,用药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提高。

  在使用乙草胺时,还需注意一些事项。如乙草胺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和幼根吸收,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,施药后覆土;在喷药时,可将地面喷湿为止,不可重复施药,否则农作物易发生药害;乙草胺对黄瓜、菠菜、韭菜、小麦等农作物敏感,不宜使用;乙草胺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,使用时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;乙草胺有可燃性,在贮存和使用时要注意远离高温和明火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