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植物大全> 莴笋 莴笋百科
莴笋 莴笋百科
时间:2023-05-10 11:53:00 来源:说植物
莴笋又名莴苣、千金菜、茎用莴苣、莴苣笋、莴菜、香莴笋等,为菊科草本植物莴笋的茎叶。是莴苣的一个变种,分为白莴笋、尖叶莴笋、花叶莴笋等品种。性凉,味甘微苦,清热利尿,活血通乳。莴笋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,原产于地中海沿岸,唐代传入我国,我国南北均产,冬、春季采收,是春季及秋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。莴笋以肥大的花茎基部供食,呈长棒形,外有一层纤维层。对嫩茎起着保护作用,茎质脆、嫩,水分大,味鲜美。莴笋的品种较多,依叶形大体分为尖叶类和圆叶类。
莴笋形态特征
一年生或二年草本,高25-100厘米。根垂直直伸。茎直立,单生,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,全部茎枝白色。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,不分裂,倒披针形、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6-15厘米,宽1.5-6.5厘米,顶端急尖、短渐尖或圆形,无柄,基部心形或箭头状半抱茎,边缘波状或有细锯齿,向上的渐小,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,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上的叶极小,卵状心形,无柄,基部心形或箭头状抱茎,边缘全缘,全部叶两面无毛。
莴笋生长习性
莴笋属耐寒性蔬菜,喜冷凉气候,不耐高温。发芽温度为4℃以上,15-20℃最佳,若气温超过30℃,则不会发芽。其幼苗可耐零下低温,幼苗生长适温为15-20℃,茎的生长温度为11-18℃。莴苣喜昼夜温差大,开花结实要求较高温度,适温为19-22℃。
对土壤表层水分状态反应极为敏感,需不断供给水分,保持土壤湿润。且需肥量较大,宜在有机质丰富,保水保肥的粘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。莴笋喜微酸性土壤,适宜土壤pH值为6.0左右。
莴笋生长繁殖方法
当苗地准备好后,然后把种子直接播在苗地上,浇水后用4.5%百事达乳油3000倍液、5%功夫乳油3000倍液浇施苗地防止地下害虫,每亩大田种植需苗地15-20平方米,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25-30克,用遮阳网覆盖,然后压实即可。
一般按32×35厘米的株行距进行移栽,每亩种植4800-5200株,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幼苗,以免早期抽薹。
莴笋栽培技术
整地
莴笋根系较弱,耐旱力弱,应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。定植前耕翻15-21厘米,结合施腐熟有机肥每公顷7.5万千克,耙细、整平。做成畦距120厘米,宽80-100厘米的高畦。定植前7-8天沟灌一次透水,3-4天后覆盖地膜,需拉紧铺平,使膜和地面贴紧,四周用土压严。
水分管理
幼苗期的土壤不宜干燥也不能太湿,以防止幼苗老化或徒长。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,促进莲座叶发育充实。借球期水分供应要充足,水分少会使叶球小且产生苦味,结球后期水分不宜过多,以免球部开裂和发生软腐病。
施肥管理
莴笋苗主根其苗后易拔断,可产生大量侧根,栽后容易成活。定植要浇2-3天的定根水提高成活力。茎用莴笋定植前要结合翻土整畦施足基肥,用禽畜腐熟肥每公顷3万千克,过磷酸钙450千克;或蔬菜专用肥1500千克每公顷;或尿素每公顷750千克,过磷酸钙450千克,复合肥300千克。基肥占总用量的60%-65%,酸性强的土壤施生石灰每公顷1050千克。幼苗期至莴笋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。
遇干旱时每3-5天浇灌一次“跑马水”,苗的生长后期不宜过多肥水,以防止徒长。株高30-40厘米时,要适宜控水,防止植株间湿度过大,招致病害。莴笋开始膨大期施肥应从浓到稀。施肥过浓易导致其基部开裂,引起腐烂。此时可结合根外追肥,用磷酸二氢钾每公顷1500克,或硼砂0.2%-0.3%进行喷施,每十天喷一次。为防止早抽薹或植株过高,可适度喷施多效唑,定植后一个月用每公顷90克多效唑,兑水每公顷50千克喷雾。注意不能重复喷,也不能漏喷,以免影响产量及品质,采收前10天停止肥水供应,促进茎干成熟。定植后一个月,需翻土1-2次。
莴笋病虫害防治
莴笋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、霜霉病,虫害以蚜虫为主。
灰霉病
在发病初期,喷洒50%的速可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,或50%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,每隔7~10天喷1次,共喷2~3次。为提高莴笋品质,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。
霜霉病
实行合理轮作,改善通风条件,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等,均可减轻霜霉病为害。发病初期,用75%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%的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7天喷1次,共喷2~3次。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。为增强防治效果,交替用药防治。
蚜虫
优先用黄板进行诱杀。在始发期,可用5%的大功巨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%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7天喷1次,共喷2~3次。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。
莴笋主要价值
莴笋清香爽口,肉质嫩,茎可生食、凉拌、炒、干制或腌渍罐装,是一种常见的蔬菜。
莴笋味甘、性凉、能通乳汁,利小便,消食,醒酒,不筋骨,洁牙齿,除口气。可治小便赤涩,短少,尿血等。同时莴笋中的铁离子容易被人体吸收,常食用新鲜莴苣,可防治缺铁性贫血。
食用莴苣可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肠胃蠕动,并富含钾离子。极其适合老人,孕妇、长期卧床者及高血压、心脏病、消化不良、慢性便秘患者食用。同时,莴苣热量低,在常见食物中,仅比冬瓜略高,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也很低,对要求减肥健美的人而言,是一种良好的食品。
相关推荐

-
莲角是什么植物
莲角(又称菱角)是初秋常见的水生食材,外壳坚硬带角,剥壳后内里的果肉洁白粉糯,既能煮着吃、炒着吃,也能当零食生吃,是不少人童年记忆里的“水生小零食”。但很多人只见过莲角的果实,却不清楚它的植株长什么样、如何生长,甚至会把它和莲藕混淆。其实莲角是独立的水生植物,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,下面详细解答“莲角是什么植物”,带大家全面认识它。
2025-09-26 -
红豆是什么植物
红豆是生活中兼具文化意义与食用价值的豆类:古诗中它是“相思”的象征,日常饮食里它是熬粥、制馅的常用食材。但不少人对红豆的植物真身并不了解,甚至会将其与赤小豆、相思子混淆。其实我们常说的食用红豆,是特定豆科植物的种子,有明确的植物分类和生长特性,下面详细解答“红豆是什么植物”,厘清认知误区。
2025-09-24 -
黄皮火龙果是什么品种
火龙果常见的有红皮红肉、红皮白肉品种,而黄皮火龙果因外皮呈明亮的黄色,常被误认为是“特殊培育的变异品种”,不少人对其真实品种、来源和特性知之甚少。其实黄皮火龙果是火龙果中的独立品种,有明确的分类归属,口感和营养也与红皮品种有差异,下面详细解答“黄皮火龙果是什么品种”,带大家全面认识这一特色水果。
2025-09-24 -
芦笋是什么植物
芦笋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高档蔬菜,无论是清炒、凉拌还是做汤,都能展现其独特风味,且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被誉为“蔬菜之王”。但很多人日常接触的多是采收后的芦笋嫩茎,对它原本的植物形态、生长方式知之甚少,甚至不清楚它属于哪类植物。下面从植物属性、形态特征等方面,详细解答“芦笋是什么植物”,带大家深入了解芦笋的“真面目”。
2025-09-23 -
苔藓植物长不高
苔藓植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低矮植物,多生长在潮湿的岩石、土壤或树干表面,成片生长时像柔软的“绿毯”,却从未见过它长成高大的“植株”。很多人疑惑:苔藓为何始终长不高?是生长环境限制,还是自身结构决定?其实苔藓长不高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长机制,下面从科学角度详细解析原因。
2025-09-19 -
绿豆几天发芽
绿豆发芽既可以培育成鲜嫩的豆芽供食用,也能作为播种育苗的第一步,是不少人在厨房或阳台常做的事。但很多人发现,有时绿豆2-3天就冒芽,有时却要等5-6天,甚至出现不发芽的情况。其实绿豆发芽时间主要受温度、水分、种子质量影响,掌握这些关键因素,就能让绿豆按时发芽,下面详细说明。
2025-09-18 -
何首乌怎么种植
何首乌是一种兼具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,其块根可入药,藤蔓翠绿雅致,适合在庭院或田间种植。想要成功种植何首乌,需掌握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,这样才能让其健康生长,发挥良好的效益。
2025-08-21 -
枫叶的特点
深秋时节,枫叶如燃烧的火焰般装点着山林,成为秋日里最动人的景致之一。它不仅是秋天的象征,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变化也备受人们喜爱。了解枫叶的特点,能让我们更深刻地领略这份自然之美。
2025-08-20 -
枣树只开花不结果是什么原因
2025-08-20 -
小茴香种植技术
小茴香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作物,其种子可作香料,嫩叶可作蔬菜,市场需求稳定。想要种好小茴香,获得优质高产,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,从选地到采收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。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小茴香的种植技术。
2025-08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