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植物百科> 水仙花的养殖方法水培
水仙花的养殖方法水培
2021-07-15 17:01:00
水培养殖水仙花首先选择比较浅的花盆,可以在盆里加入少量的小石子以便水仙没生根之前更好的簇立。外侧鳞片在上盆之前做修整,注意不要伤到根系。
处理好后放入在稀释好的生根水中浸泡半小时,如果发现水仙花的鳞茎球有病斑的初期症状,可以用多菌灵可溶性粉剂按1:1000倍液稀释后浸泡10-20分钟左右,取出然后放置在阴凉处晾干,最后再上盆。
刚上盆没生根之前建议每天换水一次,之后3-5天换一次,在形成花苞之后可每周换水一次。水可以用晾晒后的自来水,换水的时候将水尽量控制浸泡到花头的一小半。秋、冬两季水养,翌年春天就可开花,一般室内温度把控在12-20℃,就能保证水仙花在40天左右就可以开花。
水培水仙可以不用施肥,定期换清水就行。如果想让花期延长,可在花期使用一些速效的磷、钾肥(或花卉营养液),切记用量不要太多,否则会灼伤植物的根茎严重的会使水仙花根系腐烂坏死。
相关推荐

-
石花菜是什么植物
石花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,晒干后泡发可做凉拌菜,也能熬煮成石花膏、凉粉,口感爽脆,还带有淡淡的海腥味。但很多人对它的植物身份感到困惑:它是海里的藻类,还是陆地上的植物?其实石花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陆生植物,而是一种海洋藻类,且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,下面详细解析石花菜的植物属性及相关知识。
2025-10-11 -
荷花雌蕊数量
荷花是莲科莲属的经典水生花卉,花朵硕大艳丽,兼具观赏与文化价值,常被种植于池塘、湖泊或庭院水景中。很多人在欣赏荷花时,会留意到花朵中央的特殊结构,却不清楚雌蕊的具体数量——有人觉得是1枚,也有人看到多枚。其实荷花雌蕊数量与它的花型结构密切相关,且不同品种间存在细微差异,下面详细解析荷花雌蕊的数量及相关特性。
2025-09-30 -
葡萄苗6月份到7月份可移栽吗
葡萄苗是常见的果树幼苗,春季是传统移栽季,但部分种植者因错过春季,想在6-7月份尝试移栽。此时正值夏初,气温逐渐升高,光照强烈,且南方多梅雨、北方多干旱,很多人担心高温灼伤幼苗或雨水导致烂根。其实6-7月移栽葡萄苗需根据地域气候和苗情调整,做好遮阴、保湿等措施,仍有成功可能,下面详细解析具体情况。
2025-09-28 -
苿利花耐寒多少度
茉莉花是常见的室内外观赏花卉,叶片翠绿、花期长,绽放时香气清新宜人,可用于观赏、泡茶或提炼香精,深受花友喜爱。但茉莉花原产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对低温较为敏感,冬季能否安全越冬成为养护关键。很多人不清楚茉莉花的耐寒极限,担心低温导致植株冻伤或死亡,其实不同品种、不同生长状态的茉莉花,耐寒能力有差异,下面详细解析其耐寒温度及越冬要点。
2025-09-28 -
莲藕的生长过程
莲藕是莲科莲属的水生植物,其地下茎(莲藕)口感脆嫩或粉糯,是餐桌上的常客,可凉拌、炖汤、清炒,兼具食用与营养价值。但多数人只见过成熟的莲藕,却不了解它从种藕到收获需经历复杂的生长阶段,也不清楚不同阶段对环境的需求。其实莲藕的生长过程有明确的周期划分,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形态变化,下面详细解析其完整生长过程。
2025-09-28 -
桂花为什么被称为鬼花
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,每到秋季,金黄或洁白的花朵缀满枝头,香气浓郁沁人,常被种植在庭院、公园,还能用于制作糕点、茶饮,深受人们喜爱。但民间却有人将桂花称为“鬼花”,这一说法让不少人困惑——如此雅致的花为何会与“鬼”关联?其实“鬼花”的称呼并非贬义,而是源于民间传说、生长特性及文化联想,下面详细解析背后的原因。
2025-09-26 -
南瓜是蔬菜吗
南瓜是秋冬季节常见的食材,蒸南瓜、南瓜汤、南瓜饼等做法深受喜爱,既能当主菜搭配米饭,也能做甜品点缀餐桌。但很多人会困惑:南瓜吃起来带甜味,有的还能做沙拉,它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?其实从植物学和日常饮食分类来看,南瓜的属性有明确答案,下面就详细说明。
2025-09-03 -
三色堇是哪个季节的花
三色堇又名“蝴蝶花”,花瓣上常有紫、白、黄三色纹路,像飞舞的小蝴蝶,是公园、庭院常见的观赏花卉,也适合家庭盆栽。但很多人在选购或种植时会疑惑:三色堇究竟是哪个季节的花?其实它的花期不算单一,自然状态下有固定旺季,通过人工调控还能延长观赏时间,具体需结合生长环境来看。
2025-08-28 -
柳树靠什么传播种子的
每到春季,河边、路边的柳树上常会飘起白色的“柳絮”,像漫天飞舞的小雪花,引得不少人驻足。这些看似轻盈的柳絮,其实藏着柳树传播后代的秘密——它们正是柳树的种子。那么,柳树究竟靠什么传播种子?除了柳絮,还有没有其他方式?下面就来详细说明。
2025-08-25 -
杏仁怎样种出杏树苗
杏仁是日常零食中常见的坚果,不少人吃完后会留下杏仁核,好奇地想:把这些杏仁种进土里,能不能长出杏树苗?其实,杏仁本质是杏树的种子,只要处理得当、环境适宜,就能培育出杏树苗,不过过程需要耐心,还需掌握关键步骤。
2025-08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