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农林牧渔> 知了怎么人工养殖
知了怎么人工养殖
时间:2025-11-28 13:32:00 来源:说植物
知了(主要指蚱蝉)的若虫(金蝉)是热门食材,野生资源因过度捕捉日益减少,人工养殖成为重要补充。但知了一生需经历卵、若虫、成虫三个阶段,若虫阶段需在土壤中生活2-3年,且依赖杨树、柳树等寄主植物获取养分,养殖周期长、管理要求高。掌握规范化养殖技术,是提高知了产量与成活率的核心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
知了怎么人工养殖?
1.养殖准备:选对寄主与场地
寄主植物选择:知了若虫靠吸食植物根系汁液生长,需种植根系发达、汁液丰富的树种,首选杨树、柳树、榆树,其次可搭配苹果树、梨树等果树,每亩种植30-50棵(株距3-4米),树龄1-2年、树干直径5厘米以上为宜,确保若虫有充足食物来源。
场地规划:选择地势平坦、排水良好、光照充足的地块,避免低洼积水(防止土壤积水导致若虫窒息);若在果园套养,需确保果树无农药残留(高毒农药会杀死若虫);场地周围可搭建1.5米高的纱网,防止成虫羽化后飞逃,提高产卵量。
种源准备:可购买人工培育的知了卵枝(选择一年生、带有饱满卵粒的枝条,每根枝条含卵100-200粒),或在秋季采集野生卵枝(从树上剪下带有产卵痕迹的枝条,产卵处会有明显的锯齿状伤口),避免使用老化、卵粒干瘪的枝条。
2.卵枝孵化:创造适宜环境促若虫出土
卵枝处理:将卵枝剪成30-40厘米长,每10根捆成一捆,放入塑料盆中,盆内铺5厘米厚的湿润沙土(含水量60%,手握成团不散),卵枝垂直插入沙土中,顶部露出10厘米,用塑料膜覆盖盆口(留3-4个透气孔),保持温度25-30℃。
孵化管理:每天向沙土喷水1次,保持湿润,避免干燥导致卵粒死亡;孵化期间每周翻动1次卵枝,防止霉变;约30-40天后,卵会孵化成白色若虫(体长1-2毫米),此时需将若虫与卵枝一起转移到寄主植物根部。
3.若虫培育:保障土壤环境与养分
若虫投放:在寄主植物根部周围挖深10-15厘米、宽20厘米的环形沟,将带有若虫的沙土与卵枝碎片均匀撒入沟中,覆盖疏松土壤,轻轻压实,避免土壤板结(影响若虫活动与取食);每亩投放若虫1-2万只,密度过高会导致食物不足,影响生长。
土壤管理:若虫生长期间,保持土壤湿润(含水量50%-60%),干旱时每周浇水1次(采用滴灌或漫灌,避免大水冲刷);每年春季施1次有机肥(每亩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),增强土壤肥力,促进寄主植物根系生长,间接为若虫提供更多养分;禁止使用除草剂(会破坏植物根系,导致若虫无食可吃)。
天敌防控:若虫天敌主要有鼹鼠、蛇、蚂蚁,可在场地周围投放鼠药(防止鼹鼠挖洞捕食若虫),在树根周围撒施生石灰(驱赶蚂蚁),发现蛇类及时人工捕捉,减少若虫损失。
4.成虫管理与采收:把握羽化与收获时机
成虫管理:若虫在土壤中生长2-3年后,会在夏季傍晚(6-8月)出土,爬至树干羽化,此时需保持场地安静,避免强光照射(影响羽化);成虫羽化后1-2天开始交配产卵,可在树干上绑草绳,为成虫提供产卵场所,提高卵粒产量;若无需留种,可在成虫羽化后及时捕捉(用灯光诱捕,成虫有趋光性)。
若虫采收:若虫出土高峰期(夏季雨后),每天傍晚在树干周围铺设塑料布,若虫出土后会爬向树干,可人工捡拾;或在树干1米高处缠绕光滑的塑料胶带(宽度20厘米),阻止若虫上爬,便于集中捕捉;采收的若虫可鲜售,或用开水烫死后冷冻保存,延长保质期。

知了养殖周期长怎么提高若虫成活率?
关键在土壤与天敌防控:①土壤优化:定期疏松土壤(每季度1次),避免板结,增强土壤透气性;雨季及时挖沟排水,防止若虫窒息;②天敌防治:除常规防控外,可在土壤表面喷洒低毒杀虫剂(如氯氟氰菊酯),杀死蚂蚁、蛴螬等地下害虫,用药后间隔7天再浇水,避免药剂残留;③养分补充:每年为寄主植物施1次磷钾肥(每亩15公斤),促进根系发育,确保若虫有充足汁液可吸。
家庭小院能养殖知了吗?
家庭小院可小规模尝试,需简化操作降低难度:①寄主简化:种植1-2棵杨树或柳树(树龄2年以上),无需大规模种植;②孵化简化:直接购买已孵化好的若虫(避免自行孵化操作复杂),在树根周围挖浅沟投放,覆盖薄土即可;③管理简化:无需搭建纱网(小院空间小,成虫羽化后易捕捉),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雨后及时捡拾若虫,适合作为兴趣养殖,产量虽低,但可体验完整生长过程。
相关推荐
相关推荐-
养鸭的养殖技术
养鸭是我国传统养殖业之一,鸭肉、鸭蛋兼具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,市场需求稳定。无论是肉鸭养殖还是蛋鸭养殖,都需围绕“成活率、生长速度、产蛋率”核心目标,把控品种选择、场地建设、饲养管理、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。掌握规范化养殖技术,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,提高养殖效益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8 -
鲨鱼能否人工养殖
鲨鱼因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(如观赏、科研),人工养殖逐渐受到关注。但不同于淡水鱼或普通海水鱼,鲨鱼多为大型掠食性鱼类,生长周期长、对水质和空间要求严苛,且部分品种受保护,养殖存在诸多限制。并非所有鲨鱼都能人工养殖,需结合品种特性与技术条件判断,下面详细解析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8 -
知了怎么人工养殖
知了(主要指蚱蝉)的若虫(金蝉)是热门食材,野生资源因过度捕捉日益减少,人工养殖成为重要补充。但知了一生需经历卵、若虫、成虫三个阶段,若虫阶段需在土壤中生活2-3年,且依赖杨树、柳树等寄主植物获取养分,养殖周期长、管理要求高。掌握规范化养殖技术,是提高知了产量与成活率的核心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8 -
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
蚕卵是家蚕生命的起点,体积小巧(直径约1毫米)却蕴含完整生命体系。其孵化并非简单的“等待”,而是需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环境协同作用,若条件不适,可能导致蚕卵休眠、霉变甚至死亡。掌握科学的孵化条件与管理方法,能让蚕卵孵化率提升至90%以上,为后续养蚕打下良好基础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8 -
牛肝菌种植技术
牛肝菌(如美味牛肝菌、黄牛肝菌)是市场价值较高的食用菌,野生资源日益稀缺,人工种植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途径。但其依赖与树木根系形成共生关系,种植难度高于普通食用菌,需精准控制培养基、温湿度及共生环境。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,是实现牛肝菌稳定产出的核心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7 -
松果是什么时候成熟的
松果是松树的球果,分为含种子的雌球果(我们常说的“松果”)和无种子的雄球果,其成熟时间因松树品种、生长地域不同差异较大。无论是想采集松果育苗,还是用于手工装饰,都需要掌握其成熟规律——未成熟的松果质地坚硬、种子未饱满,过熟则易开裂掉籽。明确松果的成熟时间与判断方法,能更高效地利用松果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7 -
李子苗怎么培育
李子作为常见水果,市场需求稳定,而优质李子苗是高产的前提。李子苗培育主要有播种、嫁接、扦插等方式,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场景,且对土壤、温度、管理细节要求较高。若培育过程中忽视关键步骤,易导致幼苗抗病性差、结果推迟。掌握科学的培育方法,能为李子树生长打下坚实基础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7 -
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
木耳是我国传统食用菌,无论是炒菜、煲汤都深受喜爱。但它并非生长在土壤中,而是依靠朽木或人工培养基获取养分,生长过程需精准控制温度、湿度和光照。不少人对木耳的生长原理感到好奇,想知道从菌种到可食用的成熟木耳,需要经历哪些关键环节。下面结合人工栽培流程,详细解析木耳的生长过程。
2025-11-27 -
西瓜施肥时间及方法
西瓜作为喜肥作物,对氮、磷、钾的需求随生长周期动态变化,不同阶段施肥重点差异显著。若盲目施肥(如偏施氮肥、施肥时机不当),易出现“前期徒长、后期脱肥”,导致坐果难、甜度低、产量下降。掌握科学的施肥时间与方法,平衡营养供给与生殖生长,是西瓜优质高产的关键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7 -
姑娘果一年可种植几茬
姑娘果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作一年生栽培,适应能力较强,但对温度敏感,生长适宜温度为20-28℃。其一年可种植的茬数并非固定,主要取决于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(无霜期长短)、栽培方式(露天或设施)及品种特性(早熟或晚熟)。明确不同场景下的种植茬数,能帮助种植者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产量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