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网 植物大全 养花知识 多肉植物 植物百科 花卉图库

首页 > 养花知识> 马兰属于什么植物

马兰属于什么植物

时间:2025-10-13 13:31:00 来源:说植物

  马兰(俗称马兰头、田边菊)是春季常见的野菜,常被用来凉拌、清炒或做馅,口感清香脆嫩,还带有一定药用价值。但很多人只知道它是“可食用的野菜”,却不清楚它的植物分类、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,甚至会与荠菜、苦苣等野菜混淆。其实马兰是有明确分类的菊科植物,且有独特的生长特点,下面详细解析马兰的植物属性及相关知识。

1_new.png

  马兰属于什么植物?

  1.植物分类:属于菊科马兰属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

  马兰(学名:Kalimeris indica(L.)Sch.-Bip.)属于菊科马兰属,并非一年生野菜,而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常见于田间、路边、河岸、荒地等开阔地带。它与菊科其他植物(如菊花、向日葵)的亲缘关系较近,但植株更矮小,且以嫩茎叶为主要食用部位,而非花朵或果实,这是它与其他菊科植物的明显区别。

  2.形态特征:株型矮小、叶片互生,开花似小菊花

  通过形态特征可轻松识别马兰,避免与其他野菜混淆:

  植株形态:株高通常30-70厘米,茎秆直立,多分枝,表面光滑或有少量短绒毛,颜色为绿色或淡紫红色,基部茎秆较粗壮,向上逐渐变细;

  叶片特征:叶片互生,形状多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(部分品种锯齿不明显),叶片正面绿色、背面淡绿色,叶柄较短,嫩茎叶质地柔软,是食用的主要部分;

  花朵特征:花期在5-9月,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朵呈淡紫色或白色,外形类似小型野菊花,由多个舌状花和管状花组成,开花后会结出细小的瘦果,成熟后可随风传播,繁殖能力强。

  3.生长习性:适应性强,耐寒耐旱,耐贫瘠

  马兰的生长习性十分“皮实”,这也是它能广泛分布的原因:

  温度:耐寒性较强,冬季地面部分枯萎,但地下根茎可耐受-10℃左右的低温,次年春季气温回升至5℃以上时,根茎会重新萌发新苗;耐高温能力也较强,夏季35℃以上高温时,只需保持土壤湿润,仍能正常生长;

  土壤:对土壤要求不高,在壤土、沙壤土甚至贫瘠的土壤中均可生长,但若想让嫩茎叶更粗壮,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更适宜,土壤pH值在5.5-8.0之间均可;

  光照:喜充足阳光,每天需4-6小时直射光,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徒长、叶片变薄,口感变差,但也能耐受短期半阴环境,适合在田间、路边等光照充足的地方自然生长。

  4.价值与用途:食用与药用兼具,还可作绿化植物

  马兰的价值多样,不仅是常见野菜,还有其他用途:

  食用价值:嫩茎叶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A、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,热量低,口感清香,可凉拌(焯水后加调料)、清炒(搭配鸡蛋、肉丝)或做馅(包包子、饺子),是春季受欢迎的时令食材;

  药用价值:传统中医认为马兰性凉、味辛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的功效,可用于缓解咽喉肿痛、痢疾等症状(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);

  绿化价值:部分品种的马兰植株低矮、覆盖性强,且耐粗放管理,可作为地被植物种植在公园、绿化带或边坡,既能美化环境,又能防止水土流失。

2_new.png

  马兰和荠菜、苦苣怎么区分?

  三者的核心区别在叶片和口感:

  马兰:叶片披针形、有锯齿,茎秆有分枝,嫩茎叶有清香,焯水后口感脆嫩;

  荠菜:叶片呈莲座状排列,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(类似锯齿但更浅),根部有白色须根,焯水后有独特的“荠菜香”,常用于做饺子馅;

  苦苣:叶片较宽大,边缘有深裂,口感微苦,茎秆较粗,与马兰的清香、荠菜的鲜香明显不同;

  注意:野外采摘马兰时,需确认叶片、花朵特征,避免误采有毒植物(如石龙芮、毛茛),安全起见,建议选择人工种植的马兰食用。

  家庭可以种植马兰吗?

  家庭完全可以种植,操作简单,且可多次采收:

  种植时间:春季3-4月(利用野生马兰的根茎分株)或秋季9-10月(播种或分株),春季种植当年即可采收;

  种植方法:分株法更简单,从野外挖取带根茎的马兰植株,剪去老化茎叶,保留5-10厘米嫩茎,按株距15厘米、行距20厘米种植在花盆或菜园中,浇透定根水;播种法则需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,覆盖0.5厘米薄土,保持湿润,约7-10天出苗;

  养护管理: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,每月施1次稀释的氮肥(如腐熟淘米水),采收时留基部3-5厘米茎秆,可促进侧枝萌发,实现2-3次采收,满足家庭食用需求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