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网 植物大全 养花知识 多肉植物 植物百科 花卉图库

首页 > 农业大全> 怎样种植马铃薯

怎样种植马铃薯

时间:2025-09-08 13:42:00 来源:说植物

  马铃薯(俗称土豆)是餐桌上的“万能食材”,可炒、炖、烤,营养丰富且饱腹感强。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,阳台盆栽、庭院地栽都能种植,但很多人种植时会遇到发芽少、薯块小的问题。其实只要掌握选种、切块、种植、养护的关键步骤,就能让马铃薯高产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种植方法。

1_new.png

  怎样种植马铃薯

  选种与切块:选健康种薯,促进发芽

  优先选表皮光滑、无破损、无病虫害的种薯(如“荷兰7号”“大西洋”等优质品种),避免用市场上的食用土豆(可能经低温储存,发芽率低)。播种前2-3周,将种薯放在15-20℃的散光处催芽,待芽眼长出0.5-1厘米的小芽后切块:每块保留1-2个健壮芽眼,重量约20-30克,切块后用草木灰或多菌灵涂抹切口,防止病菌感染,晾干1-2天再播种。

  选地与整地:疏松透气,施足基肥

  地栽选地势高、排水好的地块,避免低洼积水(马铃薯怕涝,积水易烂薯);盆栽用直径30厘米以上、底部带孔的花盆,土壤选腐叶土+园土+河沙=2:2:1的混合土,增加透气性。无论地栽还是盆栽,都需提前施基肥:地栽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,盆栽每盆施50克腐熟羊粪,翻土拌匀,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养分。

  播种与覆土:控制深度,分次培土

  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-4月(气温稳定在10-15℃)或秋季8-9月。播种时,芽眼朝上,地栽株距25-30厘米、行距40-50厘米,盆栽每盆种2-3块,覆盖土壤厚度约8-10厘米(过浅薯块易外露变绿,过深发芽慢)。马铃薯出苗后,需分次培土:第一次在苗高10厘米时,培土5厘米;第二次在苗高20厘米时,再培土5-8厘米,防止薯块外露,同时促进根系生长和薯块膨大。

  日常养护:控水控肥,防徒长

  浇水遵循“见干见湿”,出苗前保持土壤微湿,出苗后土壤表面干燥再浇水,雨季及时排水,避免烂根;施肥以钾肥为主,苗期(出苗后2周)施1次稀释的氮肥(如尿素溶液),促进枝叶生长;薯块膨大期(播种后1个月)施2-3次磷钾肥(如磷酸二氢钾溶液),每次间隔10天,避免施过多氮肥导致枝叶徒长,影响薯块产量。

2_new.png

  马铃薯为什么会出现“青皮”?

  “青皮”是因薯块暴露在阳光下,表皮产生叶绿素(即“绿化”),同时可能伴随龙葵素(有毒物质)增加。出现青皮后,若仅表皮少量青皮,可彻底削去青皮部分(削去厚度不少于1厘米),剩余部分彻底煮熟后可食用;若青皮面积大、深入薯肉,或薯块有苦味,说明龙葵素含量高,禁止食用,以免引发恶心、呕吐等中毒症状。

  盆栽马铃薯怎么判断是否成熟可以采收?

  判断成熟:当马铃薯植株叶片发黄、枯萎,地下薯块表皮变硬,用手轻挖能摸到饱满薯块时,即可采收。采收时,先将地上部分割除,等待1-2天后,轻轻挖出薯块,避免损伤表皮。储存方法:将薯块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1-2天,去除表面泥土,挑出破损、带病的薯块,然后放入透气的网袋或纸箱,置于10-15℃、湿度60%-70%的环境中储存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,可保存2-3个月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