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养殖知识> 如何养殖田螺
如何养殖田螺
时间:2025-04-01 08:27:00 来源:说植物
田螺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食,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、水草丰富的地方的软体动物。在亚洲东部地区,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,田螺被广泛养殖。田螺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具有药用价值,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长。那么,如何养殖田螺呢?
如何养殖田螺
一、养殖环境
1、水源:田螺对水质要求较高,需要选择无污染、清澈、溶氧量充足的水源。最好是在远离工业区、农田等污染源的地方选择水质好的河水或井水。
2、水深和水质:养殖田螺的水深最好在1米左右,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田螺的生长。同时,要保持水质的清新,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干净。
3、水草:田螺喜欢在水草丰富的地方生活,因此养殖田螺的水域中应种植适量的水草,如水葫芦、水浮莲等。这些水草可以提供遮蔽和食物给田螺,有利于田螺的生长。
二、养殖池的建造
1、养殖池的大小:养殖池的大小要适中,一般以1-2亩为宜。面积过大容易造成管理困难,面积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空间。
2、养殖池的深度:养殖池的深度一般在50-80厘米之间,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田螺的生长。
3、防逃措施:在养殖池的四周要建造防逃墙,墙的高度要高于水面50厘米左右。这样可以防止田螺逃逸,同时也可以防止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池。
三、养殖与管理
1、种螺选择:选择健康的田螺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。要选择壳完整、无破损、无病虫害的种螺。可以在水质好的河沟、水塘中捕捉野生种螺,也可以到专业的养殖场购买种螺。
2、放养密度:田螺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环境和水质污染程度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每平方米可以放养50-100个种螺。在水质好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。
3、饲料管理:田螺是杂食性动物,可以投喂米糠、麦麸、豆粕等陆生植物性饲料,也可以投喂浮游生物、水生植物等水生生物。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营养价值,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率,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。
4、水质管理:养殖田螺的水质管理非常重要。要经常检测水质,保持水质的清新和溶氧量充足。可以定期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来调节水质,同时也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水质。
5、日常管理:日常管理是养殖田螺的重要环节。要经常巡查养殖池,观察水质和田螺的生长情况。及时清理残饵和死亡的生物,防止污染水质。同时也要注意防逃和防盗。
四、收获与销售
当田螺达到一定规格时,就可以进行收获销售。一般来说,田螺生长速度较慢,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上市规格。可以通过人工捕捉或使用抄网进行捕捞。在捕捞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田螺壳和触角等部位,以保持品质和美观度。
养田螺的注意事项
1、养殖环境选择
田螺适应性强,可以在平坦的河渠、溪滩、稻田、池塘等水体中放养。选择无农药、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养殖,确保水质清洁,排灌方便。
2、池塘建设
池塘宽度通常为1.5-1.6米,长度10-15米,四周要做埂,高度约为50厘米。池塘两端设置进出水口,并安装防逃网。池塘中间可以种植一些浮游植物,改善环境。
3、种螺选择与放养
选择色泽淡褐、壳薄、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为种螺。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,适宜在15-30℃的环境中放养。放养密度通常为每平方米100-120个。
4、饲料管理
田螺的食物来源广泛,包括幼嫩水草、浮游生物等。可以使用牛粪、鸡粪等作为饲料,也可以使用麦麸、豆粕、玉米粉按照6:3:1的比例调配饲料。保持微流水,种植水草为田螺提供栖息环境。
5、水质管理
定期换水,保持水质清洁。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。当池水pH值偏低时,每平方米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。
6、疾病防治
田螺抗病性强,但为了防止疾病发生,需定期检查水质和饲料质量,保持环境卫生。
7、捕捞与保存
采取捕大留小、分批上市的办法,保持田螺湿润,防止暴晒。捕捞完毕后,可用普通竹篓、木桶等盛装。
相关推荐

-
马的养殖方法
在古代,马是战争、运输和农业的重要工具。如今,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和机械化的时代,但马仍然是许多人的宠物、运动伙伴和情感寄托。如果你对马养殖感兴趣,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马的养殖方法。
2025-04-30 -
马水泡性口炎
水疱性口炎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,影响马、牛和猪。它也很少影响绵羊、山羊和美洲驼。这种病毒可以传播给人类,并可能导致流感样疾病。水疱性口炎在美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。历史上,该国所有地区都发生过爆发,但在加利福尼亚州、西南部各州和科罗拉多州最为常见。感染往往是季节性的,通常在5月至10月。水疱性口炎病毒在南美洲、中美洲和墨西哥部分地区很普遍,但在西半球以外的地区还没有自然发现。
2025-04-30 -
马的兔热病
兔热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,影响人类和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和家畜。它是由兔肠球菌产生的血液中的毒素引起的。细菌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数周或数月。兔热病可感染人类,并可通过气溶胶、直接接触、摄入或蜱和鹿蝇传播。
2025-04-30 -
马结核病
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传染病,在美国很少见,但被认为是一种重新出现的传染病。马的大多数感染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,很可能是通过与受感染的牛密切接触而获得的。这种疾病几乎影响所有种类的脊椎动物,在采取控制措施之前,它是人类和家畜的一种重要疾病。不同物种的体征和病变通常相似。
2025-04-30 -
马旋毛虫病
旋毛虫病是一种可传播给人的寄生虫病。它是由旋毛虫线虫引起的,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。其他旋毛虫物种在更有限的地理区域内致病。当人们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感染肉类时,通常是猪肉或熊,就会感染,尽管其他动物的肉类也与此有关。自然感染发生在野生食肉动物身上,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很容易感染。旋毛虫偶尔在马身上发现。
2025-04-30 -
马破伤风
破伤风是一种毒性反应,是一种阻断抑制性神经信号传递到肌肉的特定毒素。这会导致严重的肌肉收缩和对刺激的过度反应,而没有放松阶段。这种毒素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。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很敏感,但马和人类似乎是所有物种中最敏感的。尽管破伤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,但在一些地区,如美国落基山北部,土壤中很少发现这种生物,破伤风几乎不为人知。
2025-04-30 -
家禽败血症
败血症或败血症是一种全身疾病,细菌在血液中循环。它最常见于4周以下的非常年幼的小马驹。细菌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各种器官,如肺、肠、眼睛、中枢神经系统、骨骼和关节,导致跛行和关节肿胀。这种情况意味着来自单一或多种来源的广泛全身感染。在化粪池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(E.coli)。
2025-04-30 -
马诺卡氏菌病
诺卡氏菌病是一种由诺卡氏杆菌属细菌引起的慢性非接触性疾病。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、腐烂的植被、堆肥和其他环境来源中。它们通过伤口污染或吸入进入体内。该属的物种分布在温带地区,以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在马中,诺卡氏菌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,通常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,如阿拉伯小马的垂体中间部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。
2025-04-30 -
马类鼻疽
类鼻疽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和动物细菌感染。致病因子是假鼻疽伯克氏菌,它存在于整个东南亚、澳大利亚北部和南太平洋的土壤中。这种疾病也发生在美国的人类身上。疫情爆发时恰逢大雨和洪水,并与高湿度或高温有关。重大挖掘和管道干扰导致供水污染,也引发了疫情。动物通过吸入、伤口污染或摄入而感染。
2025-04-29 -
马恶性水肿
恶性水肿是一种疾病,其中细菌毒素通过马和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的血液严重传播,通常是致命的。它通常是由败血症梭菌引起的,通常伴有其他梭菌。这种细菌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土壤和动物(包括人类)的肠道内容物中。感染通常发生在伤口的污染和感染,如事故、阉割、尾部对接、不卫生注射或出生时造成的伤口。
2025-04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