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农林牧渔> 农业抗旱的措施有哪些
农业抗旱的措施有哪些
时间:2025-09-16 13:50:00 来源:说植物
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,尤其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,春季“卡脖子旱”、夏季伏旱常导致作物缺水萎蔫、产量大幅下降。面对干旱,很多农户因缺乏系统的抗旱方法,只能被动承受损失。其实农业抗旱可从“开源、节流、提质”多方面入手,结合作物特性与当地条件选择合适措施,就能有效减轻干旱影响,下面介绍常见的农业抗旱方法。
农业抗旱的核心措施
灌溉节水:高效利用有限水源
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,优先采用节水灌溉技术:一是滴灌、喷灌,相比传统漫灌可节水30%-50%,滴灌能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,喷灌可均匀湿润土壤,适合蔬菜、果树、大田作物;二是覆膜灌溉,在农田覆盖地膜或秸秆,减少水分蒸发,配合沟灌(将水引入地膜间的沟内),进一步提升节水效果;三是集雨灌溉,在田间修建蓄水池、水窖,收集雨水,用于干旱时应急灌溉,适合山区、丘陵等缺水地区。
种植适配:选耐旱品种+调整种植模式
从种植源头提升抗旱能力:一是选耐旱作物品种,如玉米选“郑单958”“先玉335”,小麦选“济麦44”“百农207”,这些品种根系发达、叶片保水能力强,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;二是调整种植时间,避开干旱高发期,如华北地区将春玉米播种时间提前至4月上旬,利用春季土壤墒情,避免夏季伏旱影响灌浆;三是间作套种,如玉米与大豆间作,大豆根系固氮且需水量较少,可减少田间整体耗水量,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率。
土壤管理:保墒蓄肥,增强土壤保水能力
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提升抗旱效果:一是深耕松土,在播种前或作物生长间隙深耕土壤(深度25-30厘米),打破犁底层,增加土壤孔隙度,提升土壤蓄水量,减少地表径流;二是增施有机肥,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-3000公斤,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相比贫瘠土壤,肥沃土壤的抗旱能力可提升20%-30%;三是中耕除草,在作物苗期、生长期定期中耕,清除杂草(杂草会与作物争夺水分),同时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,减少水分蒸发。
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农户能采取哪些应急抗旱措施?
可通过“保水+补水”双管齐下:一是叶面喷水,在干旱初期(作物未严重萎蔫时),每天傍晚用清水喷施作物叶片,补充水分,缓解蒸腾失水,若配合喷施黄腐酸类抗旱剂(1:1000稀释),可增强作物保水能力;二是覆盖保墒,在作物行间覆盖秸秆、杂草或地膜,减少土壤蒸发,每亩覆盖秸秆500-800公斤,可使土壤含水量提升5%-8%;三是补种改种,若干旱导致作物严重死苗,及时补种耐旱短生育期作物(如荞麦、绿豆),避免绝收,减少损失。
不同作物的抗旱措施有差异吗?
有明显差异,需针对性调整:小麦抗旱重点在拔节期、灌浆期,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(增强抗逆性)、及时中耕保墒;玉米抗旱关键在大喇叭口期,此时需保证水分,无灌溉条件时可采用穴灌(在植株周围挖穴浇水,每亩浇水15-20立方米);果树(如苹果、梨)抗旱需注重根系保护,干旱时避免浅灌(易导致根系上浮),可采用环状沟灌(在树冠外围挖沟浇水),同时在树盘覆盖秸秆,减少蒸发。需注意,不同作物的耐旱临界期不同,需在需水关键期优先采取抗旱措施,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减产。
相关推荐

-
农业抗旱的措施有哪些
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,尤其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,春季“卡脖子旱”、夏季伏旱常导致作物缺水萎蔫、产量大幅下降。面对干旱,很多农户因缺乏系统的抗旱方法,只能被动承受损失。其实农业抗旱可从“开源、节流、提质”多方面入手,结合作物特性与当地条件选择合适措施,就能有效减轻干旱影响,下面介绍常见的农业抗旱方法。
2025-09-16 -
养殖蜗牛能吃吗
蜗牛在部分地区是传统食材,随着特色养殖的发展,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养殖蜗牛。但很多养殖户或消费者会纠结:自己养的蜗牛到底能不能吃?担心存在安全隐患或品种不适宜食用。其实养殖蜗牛能否食用,关键看品种选择和养殖管理,只要选对可食用品种、做好安全处理,就能放心食用,下面详细说明。
2025-09-16 -
鸵鸟怎么养殖吃什么
鸵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,具有生长快、适应性强、经济价值高的特点,近年来在特色养殖领域逐渐兴起。但鸵鸟养殖与传统家禽养殖差异较大,不少养殖户不清楚如何搭建适宜环境、如何科学投喂,导致养殖效率低。其实掌握鸵鸟的基础养殖要点和食性规律,就能降低养殖难度,下面详细介绍鸵鸟的养殖方法及饲料选择。
2025-09-16 -
河南最高产的小麦品种
河南是我国小麦种植第一大省,小麦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农户收益。不少河南农户在选种时,都希望找到适配本地气候(冬冷夏热、降水集中在夏季)、抗逆性强且产量高的品种,但市场上品种繁杂,难辨优劣。其实河南经过多年试验推广,已有多个稳定高产的小麦品种,适配不同土壤与种植模式,下面介绍主流高产品种及特点。
2025-09-16 -
水稻如何施肥高效又高产
水稻生长需氮、磷、钾等多种养分,施肥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分蘖数量、穗粒数和千粒重。但很多种植户存在“重氮肥、轻磷钾”“盲目施肥”等问题,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导致水稻徒长、倒伏或减产。其实只要掌握“按需施肥、分期调控”的原则,就能实现肥料高效利用,助力水稻高产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方法。
2025-09-16 -
甲鱼养殖多久可以出售
甲鱼(学名鳖)是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水产,市场需求稳定,吸引了不少养殖户投入养殖。但甲鱼生长速度相对较慢,养殖周期长短直接影响资金周转与利润,很多养殖户不清楚“养多久才能达到出售规格”。其实甲鱼出栏时间并非固定,受品种、养殖模式、环境条件影响较大,掌握关键影响因素,才能合理规划养殖周期,下面详细说明。
2025-09-15 -
水稻灌浆期需要水吗
水稻灌浆期是从稻穗开花到籽粒成熟的关键阶段,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和米质。很多种植户会纠结:这个阶段到底需要水吗?有的担心缺水导致籽粒干瘪,有的又怕浇水过多引发病害。其实水稻灌浆期对水分有特定需求,既不能干旱缺水,也不能长期积水,掌握科学的水分管理方法,才能让籽粒饱满、产量提升,下面详细说明。
2025-09-15 -
干旱对棉花产量的影响
棉花是喜水作物,从播种到吐絮的整个生长周期,对水分需求较为严格。在我国新疆、华北等主要棉区,干旱是常见的农业灾害,一旦发生,常导致棉花长势差、产量下降。很多棉农虽知道干旱有害,却不清楚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的具体影响差异,了解这些能帮助针对性做好防旱措施,减少损失,下面详细解析。
2025-09-15 -
什么是转基因大豆
大豆是制作豆腐、豆浆、食用油的重要原料,我们日常接触的很多豆制品都可能与大豆品种相关。近年来“转基因大豆”频繁出现在讨论中,不少人好奇它与普通大豆有何区别,是否安全可靠。其实转基因大豆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特殊大豆品种,有明确的培育目的和特征,了解其核心信息,能帮助我们更理性看待这类农产品,下面详细解读。
2025-09-15 -
玉米只长杆子不结棒子怎么办
玉米进入生长后期,若只见茎叶茂盛、杆子粗壮,却不见结棒子,会让农户十分着急——这意味着前期的施肥、浇水等投入可能白费,严重影响产量。其实玉米“只长杆子不结棒子”多是品种选择不当、管理失衡或环境不适导致的,只要找准原因,针对性调整,就能避免或改善这一问题,下面详细说明具体原因及解决办法。
2025-09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