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农林牧渔> 水稻灌浆期需要水吗
水稻灌浆期需要水吗
时间:2025-09-15 16:54:00 来源:说植物
水稻灌浆期是从稻穗开花到籽粒成熟的关键阶段,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和米质。很多种植户会纠结:这个阶段到底需要水吗?有的担心缺水导致籽粒干瘪,有的又怕浇水过多引发病害。其实水稻灌浆期对水分有特定需求,既不能干旱缺水,也不能长期积水,掌握科学的水分管理方法,才能让籽粒饱满、产量提升,下面详细说明。

水稻灌浆期需要水,且需科学管控水分
需水原因1:保障养分运输,促进籽粒灌浆
灌浆期水稻的核心任务是将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,以及茎秆中储存的养分,运输到籽粒中形成淀粉。水分是养分运输的“载体”,若此时缺水,植株体内养分运输受阻,籽粒无法获得充足营养,会出现灌浆不足、籽粒空瘪的情况,千粒重降低(正常千粒重25-28克,缺水时可能降至22克以下),直接导致减产。
需水原因2:维持叶片功能,延长光合时间
水稻灌浆期的养分主要依赖叶片光合作用合成,充足水分能让叶片保持挺拔、叶绿素含量稳定,延长光合功能期(正常可维持30-40天)。若缺水,叶片会因蒸腾作用失水而萎蔫、发黄,光合效率大幅下降,甚至提前枯死,导致养分合成不足,影响籽粒饱满度;同时,缺水还会使叶片抗逆性下降,易受高温、病虫害侵袭。
水分管理要点:“湿润灌溉”为主,忌干旱忌积水
灌浆期水分管理需遵循“干湿交替、湿润为主”的原则:前期(灌浆初期,开花后1-15天)保持田间浅水层(水深3-5厘米),满足养分运输和光合需求;中期(灌浆中期,开花后16-25天)采用“干湿交替”灌溉,即田间水层自然落干至土壤湿润后,再少量补水,避免长期积水导致根系缺氧;后期(灌浆后期,开花后26天至成熟)逐渐减少水分,保持土壤湿润即可,收获前7-10天停止浇水,让田间干燥,方便收割,同时促进籽粒成熟。

水稻灌浆期缺水会有哪些明显症状?
缺水症状主要有:叶片中午萎蔫、早晚无法恢复,叶色从浓绿转为淡黄,稻穗顶端籽粒出现空瘪,稻壳颜色暗沉。发现缺水后,需及时补水,但不能一次性灌深水(避免根系因突然吸水而受损),应先灌浅水层(3厘米左右),待植株恢复挺拔后,再按“干湿交替”方式管理;若缺水伴随高温,可在傍晚浇水,降低田间温度,减少叶片水分蒸发,帮助植株恢复。
水稻灌浆期浇水过多会有什么问题?
浇水过多(长期积水超过7厘米)会导致:一是根系缺氧,根系无法正常呼吸,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,出现“黑根、烂根”,进而引发植株倒伏;二是田间湿度大,易滋生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害,病害会危害叶片和稻穗,影响灌浆。避免方法:严格按“干湿交替”原则浇水,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,保持田埂畅通,同时定期查看田间土壤湿度,用手抓土能成团、落地不散,即为适宜湿度,无需额外浇水。
相关推荐
相关推荐-
白菜蚜虫最佳防治方法
白菜蚜虫(又称菜蚜)是危害白菜生长的主要害虫,常群集在叶片背面、嫩茎上吸食汁液,导致叶片卷曲、发黄、生长停滞,还会传播白菜病毒病,使减产幅度达30%以上。很多种植者尝试防治却因时机不对、方法单一,难以彻底控制虫害。掌握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策略,结合物理、生物、化学手段,才能高效防治蚜虫,保障白菜优质高产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方法。
2025-11-07 -
佛手瓜种植的时间与方法
佛手瓜外形独特,口感清脆,可炒食、凉拌或做汤,且藤蔓长势旺盛、叶片翠绿,兼具食用与观赏价值,是不少家庭种植的优选作物。但佛手瓜为热带亚热带作物,对温度敏感,种植时间不当易冻伤幼苗,管理疏漏也会影响结果量。掌握科学的种植时间与方法,才能让佛手瓜长势旺、产量高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要点。
2025-11-07 -
玉米开始出穗多久成熟
玉米出穗(抽雄)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标志,也是判断成熟时间的重要节点。不少种植者想知道“出穗后多久能成熟”,以便规划采收、晾晒时间,但玉米成熟周期受品种、气候、管理等因素影响,并非固定数值。理清不同情况下的成熟规律,能帮助种植者精准把握采收时机,避免过早(籽粒不饱满)或过晚(倒伏、霉变)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07 -
番薯种植需要
番薯(红薯)因适应力强、营养价值高,成为不少家庭菜园和农田的优选作物。但想种出高产、优质的番薯,并非简单埋入土壤即可——它对环境、物资及管理有明确需求,若忽略关键条件,易出现藤蔓旺长不结薯、薯块畸形等问题。理清番薯种植所需的核心要素,是实现丰收的基础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要点。
2025-11-07 -
番薯和红薯的区别
在日常饮食中,番薯和红薯是高频出现的根茎类食物,不少人会纠结二者是否为同一种作物,甚至因名称差异误以为是不同品种。其实二者的关系的核心是“同物异名+品种细分”,地域称呼、外观细节等存在差异,但本质同属一类作物。理清它们的区别,能更精准地选购和食用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07 -
甘蓝的种植方法和时间
甘蓝(俗称包菜、卷心菜)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,可炒食、凉拌或腌制,且耐寒耐储,适合家庭菜园与大田种植。但甘蓝种植对时间和管理要求较高,若播种过早易抽薹,过晚则结球小;管理疏漏还会导致病虫害频发。掌握科学的种植时间与方法,是收获优质甘蓝的关键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要点。
2025-11-06 -
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
水稻生长需充足养分支撑,科学施肥能促进分蘖、灌浆,提升产量与品质。但实际种植中,很多农户存在“重氮肥轻磷钾”“盲目施肥”等问题,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导致水稻倒伏、病虫害增多。掌握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方法与精准用量,是实现高效种植的核心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要点。
2025-11-06 -
黄豆怎么发豆芽
黄豆芽是家常食材里的“百搭选手”,清炒、凉拌、做汤都鲜嫩可口,还富含膳食纤维与植物蛋白。在家发黄豆芽不仅成本低,还能避免添加剂,吃得更放心。但不少人尝试时,常因操作不当导致豆芽发霉、芽体瘦弱,或因浇水、控温不到位影响口感。其实掌握简单的步骤和细节,就能轻松发好饱满脆嫩的黄豆芽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方法。
2025-11-06 -
黄瓜怎么种植和管理
黄瓜口感脆嫩、水分充足,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,可凉拌、炒菜、做汤,且生长周期短,适合家庭种植。但很多新手种植时,常因播种时机不对、水肥管理不当,出现幼苗徒长、坐果少、病害频发等问题。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巧,才能让黄瓜长势旺盛、高产优质,下面详细介绍具体要点。
2025-11-06 -
黄桃什么季节成熟
黄桃凭借金黄饱满的果肉、香甜浓郁的口感,成为夏季备受追捧的水果,无论是鲜食还是制作罐头、果脯,都深受喜爱。但黄桃成熟时间受品种、地域影响较大,且最佳尝鲜期较短,不少人因不清楚具体成熟季节,要么买到未熟的酸涩果实,要么错过鲜食时机。其实通过品种特性与地域分布,就能精准把握黄桃成熟节点,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。
2025-11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