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渔业大全> 鲶鱼 鲶鱼百科
鲶鱼 鲶鱼百科
时间:2023-07-31 14:33:00 来源:说植物
鲶鱼(鲶形目鲶科下的动物统称)一般指鲇(鲇科、鲇属鱼类),鲇是鲇形目鲇科鲇属的一种硬骨鱼,又名塘虱鱼。其躯干部侧扁,腹部平而柔软,可胀可缩,体高大于头高,全身外部轮廓呈“凿”形;头部扁平;口阔。口裂浅,亚上位,末端仅与眼前缘相对;下颌突出,上、下颌及犁骨上有密而骨质的细齿,齿带连成一片。幼鱼期背部浅灰色,成体背部深灰色,胸部灰白色。在清水中背部灰绿,深水中为油黄色。
鲇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黑龙江到珠江水系,俄罗斯、日本及朝鲜半岛亦有分布。鲇营栖生活。昼间多潜隐于深水处,夜间或黎明时活动觅食。秋后栖居于深水处或淤泥中越冬,摄食强度减弱。摄食时不集群,隐蔽在水底石隙间窥伺,在较远的距离即能发现和捕获对象。肉食性,以小个体的底栖鱼类为食,也以近岸生活的小型鱼类为食。成鱼、幼鱼还以无脊椎动物、水生昆虫的幼体,以及蜉蝣和蜻蜓稚虫、摇蚊幼虫等为食。一般于4-6月产卵,卵大,具黏性,每次可产卵3000-5000粒。寿命一般为4-5年。
栖息环境
鲇营栖生活,主要栖息在江河的中下游和水库、湖泊、泡沼中。生活在水生植物丛生的静水域或缓水流处。秋后栖居于深水处或淤泥中越冬,摄食强度减弱。鲇属温水性鱼类,生存水温0~35℃,最适生长温度23~28℃,pH值7.0~9.0。
生活习性
鲇昼间多潜隐于深水处,适应性强,栖息底层,游动迟缓,耐低氧,1毫克/升以下也能生存。白天在草丛间或石缝洞穴中,很少活动,黄昏或夜间出来觅食。摄食时不集群,隐蔽在水底石隙间窥伺,在较远的距离即能发现和捕获对象。
鲇颌齿锋利,肠短、有胃,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。在天然条件下鱼苗阶段可摄食轮虫、水蚤、水蚯蚓及其他鱼苗。鱼种阶段及成鱼阶段则以以小个体的底栖鱼类为食,也以近岸生活的小型鱼类为食。成鱼、幼鱼还以无脊椎动物、水生昆虫的幼体,以及蜉蝣和蜻蜓稚虫、摇蚊幼虫等为食,也捕食一些小型鱼类,如虎鱼类、鲫鱼、黄颡鱼、麦穗鱼、泥鳅、鲚等,食虾类及水生昆虫。在北方冬季也摄食,只是摄食强度较低。在人工养殖方面,通过驯化,可摄食人工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。
分布范围
鲇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黑龙江到珠江水系,俄罗斯、日本及朝鲜半岛亦有分布。
分布于中国、日本(本州、九州、四国)、朝鲜、韩国、蒙古、越南、俄罗斯。在中国分布于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贵州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浙江,几乎遍布全国各水系。
繁殖方式
鲇的产卵活动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的临时水域(稻田)进行,一般与降雨有关,卵大,具黏性,每次可产卵3000-5000粒。在生殖活动中,雄性先是用头靠近雌性腹部,大力追赶雌性,然后开始从侧面紧贴雌性身体,弯曲尾巴或头部(紧贴)。最后,雄性拥抱雌性的身体,其肛门靠近雌性(拥抱)。在某些情况下,2~4只雄性追逐一只雌性,两只雄性同时拥抱一只雌性。尽管雄性之间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,但总是最大的雄性最经常接近和拥抱雌性。交配对在水沟、稻田和小溪中移动很长一段距离,进行生殖活动。鲇的产卵地点和产卵期使幼鱼能够避免被捕食的危险,并能有效地进食,首先以浮游生物为食,然后以其他鱼类的幼鱼为食,这些幼鱼在灌溉期变得丰富。产卵散布在被草覆盖的底部表面;它不受雄性保护。卵呈绿色,无膜径1.6毫米,膜径4.3毫米。在19℃的气温下,受精后第7天孵化。
中国长江流域,鲇1冬龄达到性成熟,雌鱼生物学最小型体长为14.2厘米(体重为26克),雄鱼体长为13.5厘米(体重为23.6克)。在3月下旬,水温达到18℃时开始产卵活动,生殖期为3~7月;体长为13.2厘米,体重为147.4克的雌鱼,个体绝对生殖力为7608粒,随着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,个体相对生殖力为18.9~159.0粒/克体重。
中国辽河流域,雄性鲇1冬龄达性成熟,雌性2冬龄达性成熟,产黏性卵;雌性生物学最小型体长为26.5厘米,雄性为18.0厘米;产卵期为4~6月,繁殖高峰期为6月。个体绝对生殖力(排卵数)为6900~138200粒。鲇产卵期长,有利于亲鱼充分利用产卵场和仔鱼利用饵料资源;产卵后卵巢内有大量的卵子残留,可能是对于不稳定生殖环境的适应。鲇成熟卵巢形状为“卵形”,两侧卵巢对称,成熟卵粒较鲤卵粒大,卵径1.8~2.0毫米,怀卵量低于鲤等温和性鱼类,绝对怀卵量约2万粒/千克体重,相对怀卵量约130粒克体重。雄性精巢为扇形条散状,人为体外很难挤出大量精液。寿命一般为4-5年。
主要价值
食用及经济:鲇为养殖食用鱼种,肉嫩味美,刺少、开胃、易消化,营养丰富,多鲜食,通常以煮汤或红烧,也可腌制成咸卤鱼和盐干鱼,蒸、烤后食用,亦可炖中药食之。鲇为中型经济鱼类,是主要捕捞鱼类。
药用:鲇除供食用外,还可供药用。肉:甘、温;有滋阴开胃、利尿、健脾、通经下乳、消肿下乳之功效。主治:水肿,久病体虚,产妇少奶,催乳。
动物文化
鲇适应性强,生长快,曾被列为中国天然水体三大淡水鱼类之一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中国名优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兴起,已经成为东北、华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淡水名优养殖鱼类。
相关推荐

-
甲鱼生活环境及特点
甲鱼的饲料主要以动物蛋白为主,以植物蛋白为辅。鲜活的饵料有杂鱼、动物内脏和脚料,青饲料有嫩水草和水果、蔬菜茎叶,也可以用麦麸、玉米粉、豆渣等混合加工后喂食。那么,甲鱼生活环境及特点有哪些呢?下面,一起来看看吧!
2024-12-25 -
皮皮虾能养殖吗
皮皮虾,又称为口虾蛄,因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食客青睐。近年来,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,皮皮虾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,养殖皮皮虾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兴领域。那么,皮皮虾能养殖吗?下面,一起来看看吧!
2024-12-19 -
稻田养殖小龙虾怎么养
稻田养殖小龙虾,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,辅以人工措施,实行稻虾共生、连作,提高养殖户们的经济效益。那么,稻田养殖小龙虾该怎么养呢?下面,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2024-12-13 -
笋壳鱼养殖方法
笋壳鱼养殖对鱼塘、水质和温度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,各方面都需要科学管理,才能养的好。笋壳鱼作为经济效益较高的淡水养殖鱼种,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欢迎,但笋壳鱼的养殖方法与其它鱼种不同,下面,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就笋壳鱼的养殖方法。
2024-12-13 -
草鱼生长周期
草鱼,以肉质鲜美、生长速度快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了解草鱼的生长周期,对养殖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。那么,草鱼的生长周期是多久呢?下面,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。
2024-12-02 -
虎鱼吃颗粒饲料吗
虎鱼,学名为斑马鱼,属于热带淡水鱼类。它们原产于亚洲南部,如印度、泰国等地。虎鱼体长一般在10-15厘米,身上有明显的黑色条纹,因此得名。那么,虎鱼吃颗粒饲料吗?下面,将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2024-11-26 -
观赏虾怎么繁殖小虾
观赏虾因独特的外观和温和的性格,越来越受到水族爱好者的喜爱。繁殖观赏虾不仅可以增加水族箱的观赏价值,还可以作为一种有趣的爱好。接下来,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观赏虾的繁殖方法。
2024-11-21 -
野生泥鳅与养殖泥鳅区别
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,因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以及富含多种营养成分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。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,泥鳅的来源主要有两种:野生泥鳅和养殖泥鳅。那么,这两种泥鳅有哪些区别呢?下面,一起来看看吧!
2024-11-19 -
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
随着大家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增加,鱼类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,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。然而,市场上的鱼类分为两大类:野生鱼和养殖鱼。这两类鱼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下面,小编将详细介绍两者之间的区别。
2024-11-19 -
银鳕鱼养殖条件
银鳕鱼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不饱和脂肪酸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味道鲜美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。那么,银鳕鱼养殖条件是什么呢?接下来,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银鳕鱼养殖条件。
2024-11-14